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幸文府(2)_我在现代留过学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幸文府(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幸文府(2)

  文彦博的府邸,很快就到了。

  文彦博的府邸,在汴京城里最贵,同时也最繁华的宣平坊中。

  赵煦的御撵,在小巷前停下来。

  顿时礼乐大作!

  这是骑在马上的,钧容直第一、第二班的禁军们,用着各种乐器,吹奏着天子出幸专用的曲目——钧容直是大宋天子出幸、出巡、出征时的御用军乐队。

  在肃穆的气氛中,文彦博已经领着全家老少,乌泱泱的上前来。

  然后,在距离御撵大约三步左右的地方,集体持芴而拜:“老臣彦博,恭迎皇帝陛下驾幸!”

  “吾皇万寿无疆!”

  文府所有人集体伏地:“吾皇万寿无疆。”

  官家愿意,御史台也不干的。

  赵煦的御撵被人打开。

  文熏娘战战兢兢的上前,小心翼翼的来到文彦博右手边,扶住她的祖父,这个过去她连看也不敢看的人。

  维护纲常伦理,这是御史台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臣供备库副使及甫……”

  文彦博的一张老脸都开笑成花了,当即说道:“不敢!不敢!”

  说着,他的目光微微的看了一眼,那些今日来到文府的亲戚们。

  文熏娘听着,小脸红彤彤的,那如秋水般的明眸中,闪现着异样的神采,心里面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就像住了个小人般。

  文彦博见着,一张脸笑得更加灿烂。

  ……

  自然,今天到场的女婿、孙婿以及亲家们也是有点多。

  组织上看望的时候,不也是和文彦博一样吗?

  文熏娘低着头,根本不敢看前面,只能紧紧跟着前面官家的脚步。

  于是,只片刻他就躬身对着赵煦道:“官家,外间风大,还请入老臣陋舍……”

  国史上应该也会记吧?

  赵煦搀扶着文彦博,轻声道:“太师不必多礼。”

  真让官家一直扶着,那就是目无君上!

  文彦博就决定,今天晚上在自己的日记里,好好的将刚刚的事情重点描述一番。

  就只听到官家走了两步,就笑着上前,扶起了那个在过去,让她连话都不敢说的祖父大人。

  所以,赵煦知道,这老货是在告诉他——官家啊,看看老臣!铁骨铮铮的社稷忠臣啊!

  于是,赵煦懂了,笑的更开心了。

  官家的声音,还是那样的温柔。

  这样将来《文潞公集》刊行的时候,天下人就都会知道今天的事情。

  “太师快快请起!”

  一定会穿中山装,一定会把一切能佩戴的奖章、勋章都戴上。

  “老臣幸陛下亲临家邸,实在是感激涕零啊!感激涕零啊!”

  然后是穿着一身崭新的窄袖直领对襟短衫,朱红色的抹胸,紧紧的裹着,刚刚发育的小胸脯,下身系着长裙,头上戴着些珠饰,已经有了些贵气在身的文熏娘。

  整個人飘飘欲仙,根本不似在人间!

  他的两个儿子,文及甫和文贻庆当即上前,接替了赵煦和文熏娘,同时也在赵煦面前露了个脸。

  “诺!”

  “也不枉老夫,这苦心经营啊!”

  文彦博今天穿着朱紫色的公服,戴着长长的展脚幞头,腰间的绶带,明显是御赐的玉带,就是不知是仁庙、英庙还是先帝所赐——总之,这老货显摆的很!

  在礼乐中,在御龙直的护卫下,赵煦缓缓走下御撵。

  当然了,他也不敢真的让赵煦扶太久——官家扶一下,这是礼遇老臣。

  当他看到所有人都在用着艳羡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

  文彦博子女众多,姻亲无数。

  他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文熏娘,就吩咐道:“县君来和朕一起扶着太师些。”

  赵煦见着,也是眉头轻扬。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在现代见过的那些退休老人,也是如此。

  “臣供备库使、閤门通事舍人贻庆……”

  说着他就轻轻的松开了赵煦的手。

  “善!”他温柔的笑着,感受着孙女和官家,一左一右的搀扶的感觉。

  他亲手搀扶着文彦博,用手摸着对方已经枯槁如同老树皮一样的手,感慨道:“太师为国奉献,一生忠直,诚我家元辅,天下楷模也!”

  赵煦看了看这两个人。

  文家人赵煦当然清清楚楚了。

  文贻庆,是文彦博的次子,在其长子文恭祖病死后,就是文家事实上的继承人。

  他的妻子是郭逵的长女,所以这个家伙是赵煦身边的郭忠孝的姐夫。

  不过,赵煦记得他的政治智商好像很低。

  在文彦博死后,被章惇等人整的欲仙欲死。

  至于文及甫?

  就是老熟人了。

  同文馆案、粉昆案……

  绍圣四大案,文及甫掺和了两个,厉不厉害?

  然而,这个人的政治智商似乎也很差。

  他在文彦博死后,竟没有利用好自己是同文馆案和粉昆案的关键证人身份,没有积极靠拢新党,然后……泯然于众人。

  曾经鼎盛的文家,就此衰落。

  心里想着,赵煦就和煦的和这两人笑了笑,微微颔首:“两位爱卿当好好侍奉太师。”

  “太师不仅仅是两位爱卿的大人。”

  “更是我家的元辅,我朝的长城啊!”

  文彦博听着,更加开心了。

  文贻庆、文及甫自是恭恭敬敬,在礼数上无可挑剔。

  ……

  “文宽夫这老匹夫,这脾气耍的好啊!”

  张方平听完自己家的下人回来汇报的文府情况后,就感叹起来。

  坐在他对面的孙固也点点头:“节度所言甚是!”

  “这老匹夫,素来油滑,贯会见风使舵!”

  当年富韩公将死,却没有派人去请文彦博,反而是司马光充当其遗言见证,并由范祖禹代替富韩公记录遗表。

  这说明什么?

  富韩公信不过他文彦博,没有将他当自己人!

  韩魏公也是如此。

  自居相州,不入洛阳,至死都不掺和洛阳的事情。

  什么耆英会?什么同年会、率真会?一概不参加,不参与,不知道。

  所以,韩魏公和富韩公、文潞公,其实也尿不到一起了。

  同样,还有他们两个。

  孙固这些年,一直在河阳府养病,偶尔写写诗文,和朋友游山玩水。

  张方平自居应天府,整日吟诗唱和,美得不行。

  这就是旧党,看似同气连枝,实则各自为政,互相不服。

  所以,其实张方平和孙固,现在都很酸。

  酸文彦博!

  看看人家的地位吧。

  守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特旨君前减一拜,特旨太师入宫,命宰执起肩舆。

  满满的都是逼格啊。

  他们两个,就远远不如了。

  能不酸吗?

  此时,两个满腹柠檬的元老坐在一起,自然没有什么好话。

  “文宽夫做梦都想要让他家的孙女,将来当皇后。”

  “呵呵!”张方平冷笑连连。

  孙固嘿嘿的笑着:“狄咏家的女儿,今年好像与当今年齿相仿?”他看着张方平:“狄武襄公之孙女,狄咏之女!”

  “这个身份,怎么着都够入宫了吧?”

  国朝祖宗之制,天家与勋贵武臣联姻。

  历代以来只有先帝元后当朝的向太后以及真庙的章献明肃才是例外。

  而狄青的孙女,狄咏的女儿,一旦入宫,将来起步也是妃嫔,皇后大位自然也有机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ffpa.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ffpa.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