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_我在现代留过学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

  我在现代留过学正文卷第五百三十五章坐而论道“外臣讹啰律,恭问大宋皇帝陛下圣躬无恙!”

  赵煦端坐在崇政殿的御座上,看着在他面前,穿着党项贵族服饰的那两个使者。

  老实说,他早已经忘记了,这两个在他上上辈子的时候,激怒了他的西夏使者。

  如今再见,也是没有任何印象。

  所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讹啰律与田怀荣,看上去年纪应该都差不多——大约三十来岁。

  他们的打扮,和赵煦在现代的莫高窟等地发现的西夏壁画上的供养人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穿着赤红色的圆领窄袖长袍,戴着一顶高高的毡帽,衣襟右祍。

  两人的最大区别,是在相貌上。

  讹啰律,有着明显的胡人特征。

  鼻梁略高,眼窝很深,脸庞轮廓特征很明显。

  显然,这是因为党项人长期在西北与各民族通婚形成后的特点。

  田怀荣则是很明显的汉人长相。

  赵煦放下手中国书,对着殿中问道:“夏国王可安?”

  讹啰律立刻躬身拜道:“蒙大宋大皇帝陛下关爱,我主一向安好。”

  “这就好!”赵煦轻笑一声。

  讹啰律眼皮子顿时跳动了一下。

  他扫了一下在这殿上,侍立着的那些南蛮衣紫的文武重臣。

  发现这些人,在那端坐在殿上的小皇帝面前,都是恭恭敬敬。

  小皇帝身边和身后也没有任何人在指点或者悄悄的教他说话。

  讹啰律咽了咽口水。

  “看来,传说是真的了!”

  “南蛮的小皇帝,几如景宗皇帝少年!”

  “若是这样,就不能将之看做孩子了。”

  党项人是一个很现实的民族。

  不现实,他们就活不下去。

  所以,讹啰律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甚至开始自己催眠自己。

  他直接将那个端坐在坐褥上的小皇帝,代入为景宗皇帝。

  御座上的小皇帝的声音,继续传了过来。

  “朕已经看过了夏国王的国书了。”

  “夏国王决心摒弃旧恶,回归正道,与大宋重修旧好,维护两国边境,加强两国贸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朕很赞赏夏国王的这些态度,自当满足夏国王的请求。”

  讹啰律听着,脸色顿时无比阴沉。

  因为这個南蛮小皇帝的爹味太厚了!

  完全就是用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用老子在训儿子一样的口吻,在与他交谈。

  逆子!

  你以前做了错事,但现在既然知错了,懂得来求饶了。

  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还是愿意给你个机会的。

  但你要珍惜啊!

  偏生,讹啰律无法发作。

  因为那个小皇帝的话,说得冠冕堂皇。

  至少在表面上挑不出错。

  大宋乃是大白高国理论上的宗主国。

  宗主国在藩属国面前,本就是爹味十足。

  讹啰律只能低着头,装出一副温顺的模样。

  嘴巴上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在来前,讹啰律已经从国相那里,完全领会了这次出使的使命——就是来要好处的。

  大白高国,希望南蛮开放更多的边境榷市。

  更希望南蛮,能允许大白高国的青盐,进入更多的地方售卖。

  同时,还希望可以在汴京再开一个店铺,专门售卖来自河西、灵夏、西域的特产。

  比如说玉石,也比如说皮毛。

  若是可能,争取南蛮同意出售粮食是最好不过的了。

  去年和今年的干旱,让国中很多中小部族,尤其是横山各部都已经陷入了饥荒,很多小部族甚至举族逃亡去了南蛮的熙河。

  这就说明,南蛮的熙河有着大量粮食。

  所以,讹啰律强忍着内心的不舒服,用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身说道:“大皇帝陛下德音教诲,外臣必转告我国国王……”

  那御座上的小皇帝,却只是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反而轻轻敲击着御座前的案几。

  “夏国王果真欲与大宋修好?”他问着,稚嫩的声音中,却充满着一种不大信任的味道。

  “下国自是真心实意,愿与大宋重修旧好!”讹啰律低着头,用着尽可能温顺的语气回答:“故此,下国王太后及国相,特意命外臣,向大宋大皇帝陛下,敬献良民五百匹,以助大宋养马……”

  “除此之外,还敬献珠玉、皮裘等物,以为大宋太皇太后陛下圣节增光……”

  “好吧!”御座上的小皇帝笑了一声:“就这样吧!”

  “贵使且先下去,朕自会将夏国王的好意,上禀两宫慈圣。”

  “这……”讹啰律咽了咽口水,躬身道:“外臣乞亲见大宋太皇太后陛下,叩首、问安!并将我国王太后亲笔贺表,敬呈大宋太皇太后陛下!”

  这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亲自拜谒大宋太皇太后,并转达来自兴庆府的太后的亲笔贺表。

  此乃国相梁乙逋,亲自对他交代的事情。

  就是要竭尽一切可能,从南蛮这里捞好处。

  越多越好!

  同时也麻痹南蛮方面,为今年秋天后的进军做好准备。

  是的!

  兴庆府方面,已经下定决心了。

  要用手里的弓箭和马刀,来向南蛮讨钱。

  这是来自国相梁乙逋的直接决断。

  也是包括嵬名家在内的,西夏各个大部族的共同决断。

  道理很简单——南蛮为什么愿意每年给三百万贯交子予北虏?

  因为,北虏的骑兵很强,南蛮恐惧北虏骑兵南下,所以选择花钱买平安。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南蛮连区区百万贯交子,也不肯给大白高国?

  甚至连景宗议和的时候答应给的岁赐也不肯给了!

  这个问题在党项各部脑子里一转,顿时无数人血压上升。

  大家都已经决心,今年秋天,给南蛮好好的来一下。

  让弓箭和马刀,让南蛮见识见识——我大白高国的骑兵,就未尝比北虏差!

  所以啊,乖乖的给钱吧。

  给钱,我们就不来打你们了。

  然而,那个御座上的小皇帝,却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这就不必了。”

  “夏国王太后的贺表,贵使送到礼部,礼部会将之转呈太母的。”

  “若无他事,贵使便先回都亭驿,等候消息吧。”

  “这……”讹啰律还想再说什么。

  殿上的南蛮禁卫,就已经上前,礼貌的说道:“贵使,请!”

  讹啰律没有办法,只能恭恭敬敬的再拜而辞。

  ……

  看着讹啰律和田怀荣远去的背影。

  赵煦看向殿上的宰执、武臣们,然后就道:“退朝后,左相、右相、知枢密院事以及殿帅、副帅都留下来,随朕到崇政殿后的小殿议事。”

  “诺!”群臣闻言后楞一下,这才纷纷领旨。

  小殿,素来就是大宋君臣们真正议事的地方——大殿上的议事,一般都是走走过场。

  所以,群臣一得旨意就知道,还有大事要与他们商量。

  于是,在出了崇政殿后,被赵煦点名的文武大臣,立刻就前往小殿。

  等他们到的时候,赵煦已经让人煮好了茶,等群臣入殿、行礼完毕,各自落座后,赵煦就吩咐:“卿等且先喝喝茶……”

  “这是今年新制的团茶,都尝尝看……”

  这小殿自不同于大殿,空间很小,赵煦几乎就是坐着,与群臣们面对面交流。

  这叫坐而论道,乃是自秦汉以来的君臣议事传统。

  群臣拜谢了恩典,各自端起茶盏,品茗了一番,然后都纷纷赞美了一番这种团茶的味道。

  赵煦听着,笑了笑,就与冯景吩咐:“冯景啊,给诸位爱卿都准备几饼茶,让他们带回去尝尝鲜。”

  说完这话,他就开始切入了正题。

  “卿等以为,西贼此番入朝,意欲何为?”

  还在端着茶盏,品茗着茶汤味道的左相韩绛,当即放下茶盏,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夷狄从来无信,故此绝不可信!”

  韩绛年轻的时候,可是彻彻底底的主战派。

  当初,攻略罗芜城,就是他主动请缨去做的。

  奈何,各方掣肘,武将跋扈,推诿争功,致使功亏一篑。

  韩绛从此不再言兵。

  但,他对西夏的敌视却是骨子里的。

  同时,他的好战,也是骨子里的!

  右相吕公著眼皮子一跳,赶忙放下茶盏,说道:“陛下,夷狄固然无信,但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他可太害怕,再起战事了。

  因为,战事一起,烽火连绵,国库的钱流水一样的花出去。

  好不容易才废黜的那些苛政,就可能因为战争而卷土重来。

  韩绛冷笑一声,斜眼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旁的吕公著反驳道:“右相未免太胆怯了些……”

  “且夫,老臣只是在说,夷狄不可信而已。”

  吕公著道:“夷狄固不可信……但兵戈却决不可再起!”

  “若再起兵戈,天下苍生何辜?”

  今年已经打了交趾了。

  虽然,章惇南征,明面上朝廷的花费不高。

  户部的章衡,只按照最初的计划,从汴京拨了一百万贯的铜钱、绢布作为大军开销。

  但,吕公著知道还有大把大把的隐形开销,根本没有计算在其中。

  比如说,土司们出兵的费用,绝大部分就是土司们自己买单。

  但大宋真的没有付出吗?

  交州北方州郡的那些土地,可是实打实的赏了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ffpa.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ffpa.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