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花自向阳(150)三更_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笔趣阁 >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433.花自向阳(150)三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433.花自向阳(150)三更

  花自向阳(150)

  方明拿着单子,忍着脾气去找林桐。

  桐桐也准备下班了,手里拎着饭盒都要出门了,碰上方明。

  她还一脸一笑,“方主任,下班了!你也要去食堂吗?那走吧!听说今儿有烤鱿鱼,去晚了可就买不到了。”

  方明一路跟着她的脚步往食堂去,路上都是要去食堂的同事。他只能道:“小林,您看……你这着急用呢,货也拉回来了,咱就先用着……”

  “您这一次性买了那么多回来,这一用,用多长时间呀!要是别的什么问题,就罢了。可这事关试验安全,这是大事呀!上半年那个苏国的泄露事件,您知道的。咱们开了几次会议了,只强调一点——安全!我得对实验室和试验人员负责的。这要是出一次事故,伤了人家了,就是大事情。所以,真不成,这个质量一定得过硬。”

  这话也没毛病,可是:“您急着用,但市面上就这样的东西了,只有这样的!这样好不好,您先用,下一批我专门找厂家定做。”

  桐桐就笑,“再着急,安全不能马虎。所以呢,你刚才找我之前,我就已经给医院打了电话了。医院呢,有中医科室,有中医药房。我先从他们那里借用一批,回头再还给他们。”

  “那医院从哪里采购的,咱们也可以去哪里采购……”

  “不行呀!医院用的那种大很多,我现在只能凑活这几天。他们是一次熬很多药给病人,咱们是量小为了试验的。如果咱们用他们规格的东西,会造成浪费的。不合适!所以,还得咱们后勤自己想办法。”

  方明:“……”这就是不行呗!这一批非退不可,还得再找一批合适的来。

  食堂里人越来越多,桐桐跟往常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来跟谁恼了,一样的欢欢喜喜的。

  才一去排队,韩慧就紧跟着站后面了,低声跟桐桐说:“我听说了……”差点没把人给笑死。

  桐桐也笑,“他莫名其妙,我都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了。”

  “你那房子……原本是给霍建分的,方明都跟霍建邀过功了,谁知道你横插了一杠子。霍建是才调来的,主管后勤的。方明急着巴结,谁成想你要大房子。”原则上,先优待科研人员,有建树和成绩的更是优先。在这个上面,便是领导也得退后。

  大房子本就不多,这几年科研单位的日子不好过,也没有新建的可能。可不就哽住了吗?

  桐桐‘嗤’的一声,“这关我什么事!”我的资格优于他,是我的错吗?

  两人在这里嘀咕,到了跟前了,桐桐要了三盒鱿鱼,“师傅,多给我鱿鱼须……我大嫂爱吃鱿鱼须。”

  得咧!专给你一盒鱿鱼须。

  严父的丧事之后,严母被两个儿子接走了。确实是跟两个儿子聚少离多,对孙子更是陌生的很。女儿这几年一直在京城,想回来随时就回来,随时能见。

  严母考虑再三,还是觉得跟儿子走比较好。去那边倒也不是说一直跟儿子住,她的级别也不低,地方上也愿意接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去养老。一些地方就建了一些疗养院之类的,服务各方面都不错。

  再加上人家儿子就在当地的JUN区,去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一走,严言在京城就没有娘家人了。甚至房子单位收回去之后,属于她的就只有单位分的五十来平了。

  也因着这个缘故,林家人都尽量的先照顾她的情绪。

  表姐跟一菜市场的东北大姐认识,专门叫问人家能不能叫老家寄点大黄米。知道严言在东北插队之后,就爱吃东北菜。

  尤其是冬天,爱吃豆包。

  今儿天就挺冷的,院里的暖棚都撑起来了,还另外给以前种菜的花坛也都盖在塑料膜,里面各种青菜都长的挺好的。

  桐桐一回来,就闻见香甜的味道。

  表姐蒸了豆包,这会子还烫的吃不到嘴里。

  季安就说,“干菜看哪里有卖的,冬天炖个菜贴个饼子,严言怕是爱吃。”

  “卖这个的少……回头我在菜市场问问。”

  一开饭,严言才看见桌上的菜。

  她爱吃鱿鱼须,小姑子打回来的菜就真就是鱿鱼须。

  她爱吃豆包,婆婆跟家学着包了一天的豆包。还因着没有紫苏叶子,只能用人家干净的玉米皮垫着。

  季安示意她尝尝,“糖没放多少,我吃着不咋甜。”

  所以,边上放了个小碟子,碟子里是白糖,要是觉得不甜,就蘸着糖吃。

  “好吃!”严言觉得是真挺好吃的。

  吃了饭,拿上来的水果是桃儿。入冬了,桃儿?

  沈裁就笑,“我同事去滇省调研,公差,坐飞机去,坐飞机回。那边这个季节,什么都还有。这个桃儿叫冬桃,就是这个时节吃的!要是邮寄,路上太慢了。坐飞机回来,这就还行!给我带了一小箱子,五斤!我其实不爱吃这个……”

  这家里爱吃这个的也就是自己了。

  桐桐偏爱杏,孩子们是宁肯吃桃罐头也不吃这个的。

  严言自己都笑,“这么重,多麻烦人家呀。”

  “没事,下次我下去调研,也能给她带嘛。”

  一家人说说笑笑,谁都没说在单位遇到了什么,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直到半个月之后,方明被桐桐给收拾的招架不住了,自己上门来。

  这半个月,真是能磨死人。

  这一批货不行,退给人家,可去其他地方找,货都是一样的,来源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他真不咋看的出来,这玩意怎么看锅身是不是匀称。

  因此,他拉了这个货回来,就直接说,“要不然,小林你带人挑吧。挑到你们满意的,剩下的我想办法处理。”

  你这要是挑走小部分,那我就有话说了。

  谁知道人家就不挑,“我们只负责实验室,器材工具类有专人负责。确定能进实验室了,他们得签字,我们才能用,再二次验看。要不,你找这个方面的负责人处理吧。”

  听起来没毛病,可这个东西只你们中医用,那些人也不懂呀!不懂的,人家凭什么负责?

  于是,事就卡住了,来回踢皮球。

  这个林桐还挺有她的道理,“我说质量不行,你非叫我挑!那我的态度就是不行嘛,除非第三方来作保。这么说是不是就不大好听了!”

  方明没法子,想扔了手里烫手的山芋,“这本来就是采购上的事情,我是主动分担的。但是现在……”

  “现在也是后勤采买更方便嘛。”那边也不接,明知道林桐是找事了,凑过去干嘛。那位也不是好惹的。

  找领导反映问题,领导说:“人家要求合理,对安全重视这不是错嘛!这种具体的事务你要是处理不了,那就举荐个人,看谁能处理。”

  难题推给领导,可真有你的。

  于是,事不就卡住吗?

  他跟厂家订货,长期的供货合同,但就是一点,薄厚均匀程度必须一致,这个得过质检的手。

  拿了这个了,林桐倒是认可了,却只说,“那你们把这批货挑一挑嘛,质量好的留库房,备用吧。”

  可算是松口了!

  松口之后,挑剩下的他打算当年底的福利发给大家,到时采购其他福利物品就能够少采买一点。

  谁知道这话传出去,上上下下的人都骂他:那是药罐,再是当砂锅用,那本来也是当药罐买回来的。有给人发药罐的吗?

  这玩意还没处理完呢,林桐那边叫采买的单子又来了,像是过滤药渣用的滤网,像是有明火的地方定期更换消防器材,像是药渣需要发酵处理,为了不造成污染,需要发酵池。

  这边还挠头呢,紧跟着第二张采买单子又来了:什么防烫伤的手套,什么过滤气味的面罩,什么实验室穿的防护鞋。

  用湿的毛巾就能解决的问题,要什么防烫伤的手套?谁家熬个中药,要这个东西。

  什么是过滤气味的面罩,他都没听过,这上哪弄去?

  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防护鞋,这是干嘛的?

  桐桐给他解释,“安全第一!这个防护鞋长度得到小腿位置。这万一药罐子扔地上了,有这个东西,保证烫不了。”

  啊?

  “啊!”桐桐一本正经的,“还有哪个不能理解?”

  “不是,这个东西在哪买?归采购科吧?”

  “不归人家管!”桐桐就说这个鞋,“类似雨鞋,但又不一样,需得紧口!你之前不是跟人家订做了嘛!这些东西也能订做,多找找,你受累了,拜托给你了。”

  这不是诚心为难人吗?

  这么找事谁受的了?而今,谁不看自己的笑话。

  扛不住了!找了个晚上,拎着东西上林家来了。

  严言就看着小姑子坐在沙发上,捧着茶杯,跟这个叫方明的人说话,“……您是方主任,对吧?怎么敢说为难您呢?这不都是为了工作嘛。”

  “是!是!是!是我配合的工作没做好。”

  “可不敢这么说!”桐桐慢慢抿着茶,“你看,你这一上门,才真的叫我为难了!我放松要求吧,出了事我负不起责任;不放松吧,你觉得我在为难你。那你说,我该怎么做?”

  很好脾气的人,竟是丝毫不肯退让。

  林诚儒和季安在卧室,卧室门是开着的,他们听见了。

  林楠和林枫在餐桌边坐着呢,他们跟妹夫聊最近的政策动向。

  严言和沈裁带着三个孩子在地毯上坐着,陪孩子在玩。

  除了四爷拿着报纸面无异色的看着,其他人多少都有点难受。

  在他们看来,桐桐是个温和的人,一般不爱计较,突然这么得理不饶人,必是受了欺负了。

  严言突然起身,快步朝楼上去,一上去眼泪就下来了……

  林楠追上来,她看着林楠只说了一句:“爸不在了!爸真的不在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ffpa.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ffpa.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